Search

如果世界上有及時行樂的人
我就是杞人憂天類型的人


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如果世界上有及時行樂的人
我就是杞人憂天類型的人



6月甫跨過30歲的檻,我已開始擔心35歲何去何從,會不會被後輩們無情取代

這焦慮其來有自,今年有幸升任印尼區總經理,我正興奮擴招團隊時,總裁下達一道指令:

「不招30歲以上的人」

「為何?」

HR解釋道:「互聯網是新興行業,需要優秀的綜合能力(新鮮的肝),而非厚重的成見和無法融入公司的工作習慣。」

我聽得頻頻點頭,內心卻波濤洶湧
「原來我已經是這個行業的老人了!!」

如果不維持高價值輸出,隨時要被後浪打死...



另一方面我又進入了30+特有的心理倦怠期

這些年拼命工作差點沒累死,怎麼一算才30歲...何時是個盡頭?

假若能幸運40前退休,那還是有10年的苦日子要過啊!

帶著既害怕被淘汰、又看不到辛苦盡頭的心情,在每天11:00下班的路上,只差沒掉眼淚



感謝上帝,啓蒙我朝公關行銷發展的白崇亮叔叔,某天夜裡發Message告訴我他的新書《樂於委身》要上市了!

猶記得10年前想進奧美想破頭,抱著白叔的《勇於真實》讀得充滿鬥志

這次我立馬從台灣空運一本,趁著為數不多沒加班的日子,細細品完

想不到書的內容重重將我打醒,或者可以說,為我再次指點了明燈

作為第三代基督徒、牧師的兒子
自幼我的週末是Holy的教會生活,週一到五則是毫不相干的普世生活

工作與信仰甚少有交集,畢竟拿著聖經在公司傳教應該會被警衛拖走,我也不是一個多虔誠的人,怕玷污了基督徒的名聲

但是本書卻提供了完全不一樣的工作觀點,讓我首次能帶著希望看待工作這件事

下面簡短分享幾個醍醐灌頂的心得:



1)面對工作的心態

工作中的不確定性、人和事的困難,讓我們有諸多恐懼,天天都有Monday Blue

而恐懼多源於想掌控未來,也就是想當全知的上帝,這正是伊甸園慘劇的起始點

白叔提醒我們該給神的恩典留空間,在困難中學習抽離事情本身,試著期待上帝怎麼帶領你走出困境

過去祂都讓我們關關難過、關關過了,憑什麼這次不去相信祂?

普世價值追求的成功是擁有更多,但聖經裡不說成功,而是蒙祝福 (Blessed)

當我們認清金錢、權力、成敗來自誰之後,加諸自身的壓力減輕了,更能專注前行



2)你我並不孤單

以色列民族史中有位強者叫但以理,曾任巴比倫、波斯兩大帝國、五代君王的重臣宰相

類比當今就是財星500強CEO,公司被惡意併購、五換董座,卻始終留任他作為專業經理人,且在位70年後安心退休的神人

他身邊常伴3位好友,在各種困難時刻互相扶持禱告,熬過了各種職場霸凌(包括進火窯、餵獅子)且毫髮無傷

讀到這裡我深深感謝我老婆Serena,以及XChange的職場家人們,和週三海外團契的家人們
(週三團契各個臥虎藏龍,分別來自美國Google無人車、丹麥聯合國、韓國三星、澳洲Atlassian、新加坡企業併購顧問等,從不同時區相聚代禱)

是這些家人朋友能讓我能保持清醒,不被一時的挫折打敗,提醒我一路有上帝和彼此



3)職場和信仰的邊界

最近我開始研究James Burns提出的「轉化型領導」理論,並嘗試用於團隊管理

相較傳統的「交易型領導」以利益交換去管理員工,前者更重視以自身榜樣、願景、給予肯定和關懷去帶領團隊

白叔提及此理論時我全身起雞皮疙瘩,更堅定了我實踐的決心,原來聖經裡和聖經外的論述是能有交集的

書裡還分享到一位家庭主婦描述他的工作是「Home Maker」

不同於「House Keeper」,他全心將家營造成讓每位家人感到安穩、被接納的地方

原來職場不僅限辦公室,神學也不僅限與教堂



書中還有更多值得我們參考和實踐的思維,非常推薦各位朋友一起讀讀,我們來交換心得:)

*我私心想找一批讀者然後問白叔有沒有機會為我們導讀和討論,如果有人想加一,歡迎留言或私訊!

#樂於委身
#勇於真實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90 後小夫妻,特色就是夫妻均臉長(?!...),任職於東南亞最大電商副總,漂流於印尼、印度、泰國之間。平日以雙人瑜伽、拉琴、拍照騙、寫廢文緩解思鄉之情 <3 與你分享我們的日常 <3
View all posts